首页

夫妻主 北京

时间:2025-05-23 18:35:05 作者:遇见海南:渔家龙舟迎端午 海上竞渡祈丰年 浏览量:16677

  中新社鄂尔多斯4月21日电 题:康巴什20年:从沙漠村庄到“欧洲小镇”

  中新社记者 李爱平

  杨春文一直难以忘记20年前刚到康巴什工作的情形:“住着临时建筑四合院工棚,偶尔改善生活还得徒步走到几公里之外的伊金霍洛旗。”

  彼时,刚从内蒙古师范大学毕业的杨春文,也曾想过是否要留在康巴什,因为“当时的环境太差了,大风一起,天昏地暗。”最终让他留下的理由是:大学期间所学的城市规划专业,他觉得“这里有用武之地,试试看再说”。

  杨春文的说法恰与73岁的贾天宝的回忆相吻合。这位土生土长的鄂尔多斯人告诉记者,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境内的康巴什,20年前是一座沙漠村庄,此前隶属于伊金霍洛旗,是该旗的一个乡村。

  “风沙大得眼睛都睁不开,没有电,大风来的时候,白天还得点煤油灯或蜡烛。”贾天宝回忆说,2004年鄂尔多斯市政府决定扩大城市规模开建康巴什,“康巴什就是建在沙漠上的一座城市”。

图为鄂尔多斯康巴什。 (资料图,刘雄供图)

  曾经参与康巴什建设的孙和国接受记者采访时回忆说,康巴什从沙漠村庄到具有城市雏形是在2008年前后,那时整个街道一天比一天光鲜漂亮,楼房一天天在拔地而起,鄂尔多斯市党政机关各部门开始陆续搬迁,但显而易见的事实是,人还是少,整个康巴什也没有像样的酒店、大街上也没有公交车。

  杨春文透露,2010年前后,外媒报道中将康巴什称为“空城”,让当地政府部门承受了巨大的压力。

  但康巴什的发展速度却是惊人的。鄂尔多斯作家苏怀亮在一篇文章中表示,2010年之后,康巴什不仅基础设施完善,还首次承办了第十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第十一届亚洲艺术节、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等。

  杨春文介绍,之后康巴什“空城”说法渐次消退,来旅行的国内外游客惊叹于这里的美景、美食,觉得堪比“欧洲小镇”。

  曾经在康巴什工作过的乌克兰钢琴教师美丽(中文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走过了很多国家和城市,康巴什留给我的印象特别深刻,这里景色宜人,关键是平安。”

  目前在康巴什当教师的大卫受访时说,从南非来中国20多年,康巴什是一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此前外媒说的‘空城’我也读过,但一切都在改变,康巴什的美甚至超过欧洲一些城市。”

图为鄂尔多斯康巴什夜景。 (资料图,刘雄供图)

  大卫的说法也是这座城市当下的缩影。记者从鄂尔多斯市政府获悉,总面积372.55平方公里的康巴什,有12.69万人口。3条贯穿东西、8条通达南北的主干道,让整个城市实现了“一楼一特色、一街一景观”。

  康巴什文旅部门的消息显示,天蓝、地绿、水清、景美的康巴什,不仅是全国首家以城市核心景观为载体命名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还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这里年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00天以上,夏季平均气温只有21℃。康巴什城区绿化覆盖面积达1535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42.56%,民众步行10分钟即可到达一处公园绿地。

  “20年后的今天,我也在康巴什安家落户,现在只要碰到外地游客,我都会把过去20年的对比讲给他们听。”杨春文认为,未来这座城市一定会更加国际化,“我也相信更多国外游客会将这里当做最好的旅游目的地。”(完)

【编辑:曹子健】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证监会主席重磅发声!信息量巨大

滴灌通是大消费领域全球最大的RBF收入分成金融基础设施集团,滴灌通澳交所(MCEX)是全球首家每日收入分成交易所,旨在连接全球资本与小微企业。

中方:反对侵犯黎巴嫩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的行为

“很多小网民喜欢用社交平台记录生活,这种方式其实和‘80后’‘90后’学生时代流行的‘QQ空间’类似,都是用网络记录生活日常,和朋友们互动。”陈苗苗说,互联网给孩子成长提供了新的发展平台和方式,孩子利用网络正常地社交、表达自己,家长并不需要“一刀切”地制止。但另一方面,互联网和社交平台提供的感官刺激、社交互动机会等内容,也容易让孩子迷恋其中,甚至产生使用依赖。

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丨这个农业示范基地满满都是“科技范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阐释了人与自然、社会之间的辩证关系,同时继承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理念,经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形成了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理论。

珠三角内外环管网互联互通项目 穗莞干线建成投产

杭州9月4日电(鲍梦妮)在杭州武林夜市,鳞次栉比的“小店”格外吸人眼球,其招牌崭新、统一整齐却又独具特色。仔细观察,小店主均为年轻人,每家摊位上都挂有一个牌子——“青年小店招牌焕新计划公益项目扶持小店”。

交通运输部:中国农村公路优良中等路率提升至91.1%

“电商助农”“数商兴农”给农民送去了致富商机。从丰收季的助农行动,到年货节的特产促销,各大电商平台铆足了劲儿,为农特产品投流量、打品牌、铺渠道不懈努力。农村电商在促进农产品产销对接、推动农业转型升级、拓宽农民就业增收渠道等方面成效显著,已成为农民创业、乡村振兴的大舞台。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